第255章 車隊
關燈
小
中
大
生鐵也好,精鐵也罷,畢竟只是原料,一斤精鐵的價格和一斤豬肉的價格相差不多,一家商號想出售一年幾千萬斤的豬肉當然是絕無可能,對於精鐵來說卻是十分輕松的事情,大明一年的精鐵缺額極大,具體的數字不會有人知道,但在北方一年出售三千萬甚至五千萬上好的精鐵相信都是很簡單的事。
只是就算是五千萬斤,也就是幾十萬兩的銀子的生意,還得扣除成本和物流,想來也真是不值。
這些話李慎明當然不會說,方義等人都是一臉興高采烈的模樣,他此行又是負責來打通朝廷的路子,或者能叫朝廷把收購價升一升,若是有工部采買的名義,那些普通的稅卡恐怕也能免除一些敲詐,只要省下來的,就是利潤了。
眾人一路前行,京師的道路也並不怎麽寬敞,當初興修時可能很平直寬闊,現在沿街修了不少鋪面,自己搭建的檐棚,不少街道都被占了,只有走到大路上時才覺得寬廣許多。
這麽多運鐵的車輛其實也並不稀奇,除了一些好奇馬車模樣的人盯著看了幾眼,四輪大車畢竟還是很少見,特別是和裕升大車的設計定型十分講究,流線型的車身和車輪都十分牢固和精致,不由得人會多看兩眼。
京師經常會有商隊進來,那些駱駝客一來便是幾十上百只的駝隊,幾十輛大車的商隊並不足奇,從通州到京師東便門一帶的路上幾乎是絡繹不絕的車隊過來,運糧食的,運南貨的,運棉花布匹的,絲綢絹布,皮貨……正陽門東西大街的一些皮貨店,一年加起來賣的皮貨有好幾十萬張,運到京師的豬羊一年有好幾十萬頭,光是皇宮一年用的煤炭就有五六百萬斤,這是一座人口有一百五十萬以上的超級大城,在這個時代是全天下最為雄偉廣闊的巨大城池,吞吐消耗的貨物也是天文數字,在南方有很多有活力的商業城市,或是海貿城市,或是南京這樣的中心城市,但在偌大的北方,只有一個京師一個城市,獨一無二的當世第一繁華的大城。
穿過五六個大型的坊市,一路到正陽門外,整個東西大街的活力一下子就撲面而來。
雪下的很大,但街道上的行人還是摩肩擦踵,以李慎明的經驗來看,行走路過的人幾乎都是行商或是各店的夥計,不少車馬在寬闊的街道上來回行走著,或是滿車卸貨,或是空車裝貨,京師一百多萬人的消耗和購買力十分驚人,北京四周的城市則會到京師來購買一些當地買不到的貨物……比如南貨,倭人的貨物,朝鮮貨,從張家口運過來的各種蒙古或是回子的特產,在北京,幾乎能買到所有一切人們能想象得到的貨物,光是香料就有幾十種之多,還是在永樂年間,南洋的貢物就有大量的特產,包括蘇木和各種香料,近年來海貿繁榮,有更多的泰西貨和南洋貨進入大明,不過多半是一些奢侈品,占領的市場份額十分有限。
和裕升的分店就在西大街,在這裏張瀚叫人買了一個很大的店面,後頭是不小的院子,略加改造後就是庫房。
京師的商號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格局,前店後庫,或是前店後廠,地方基本上都是不小。
到了分號處,方義和這裏的人做了賬目交接,然後過來幾十號扛活的苦力卸貨,李慎明一時無事,叫隨員把行李拿去安置,自己在店堂裏看卸貨,順道也等著李國賓過來。
好幾十萬斤鐵,說是很多,其實都是大塊的鐵錠,這些苦力如螞蟻般川流不息的搬運,若不是鐵錠太多,怕是一會兒功夫就能搬擡一空。
“啊哈,李先生來了。”
李國賓穿著一件灰鼠襖子走過來,遠遠便是看到李慎明,低低揖下身去,嘴裏打著招呼,模樣十分客氣。
李慎明自己也是經濟出身,只不過是個有總兵幕客身份的高級掮客,他對李國賓這般作派並無惡感,當下含笑上前揖讓還禮,然後兩人一起坐下。
“京師銷路往下去如何?”
兩人說了幾句路上辛苦一類的客氣話,李慎明便是笑問道:“年前怕是不差,年後又如何?”
李國賓道:“現在各地的缺鐵還很多,到明年年中仍然是旺銷的行情,不過接下來估計就賣的慢了,各地的存鐵要消耗一段時間,還要把鐵轉換成各種用具,然後補充到地方。也得看百姓是不是手頭有錢,我知道有些地方用不起鐵犁,現在改用石頭的,這可不是什麽好事……百姓沒錢,也就是咱們沒錢。”
晉鐵行銷的市場還是北方為主,目前還沒有搶占南方地盤的計劃……搶也搶不下來,南方產鐵的地方比北方多,其實不是鐵礦更多,而是開礦煉鐵的傳統地域較北方要多的多,不僅是江蘇和福建,江西也是傳統的產鐵區,在大明中期一次有名的過萬人的礦工起義就是從江西發動的,後來朝廷費了不小的力氣才把他們給剿滅。南方產鐵多,鐵的缺額不大,就算有在交通物流上的成本也太高了,到了南方竟爭力就沒有了。
現在的靈丘鐵,說白了是搶以前的缺額,北方各地缺鐵都很厲害,遵化鐵場從官辦到倒閉就是一個大趨勢,現在朝廷用鐵都是采買閩鐵,民間就更不必提了。
這種份額的搶占有個過程,在填補了空缺之後就是市場的角逐,然後慢慢靈丘鐵占領市場,再根據每年的用鐵量來生產……李慎明現在摸不清,包括李國賓和那些大東主,還有靈丘方面都摸不大清楚具體的量有多少。
“我這一次來,”李慎明道:“就是要搶占朝廷采買的市場,這一塊一年最少好幾百萬斤之多,而且價格要比民間高出不少,利潤當然也不小,這件事老兄要幫我的手。”
李國賓道:“此前已經接到信,月前我到天津去了一次,現在就著手做這件事。”
“天津之行如何?”
李慎明對海船的事沒太大興趣,不過聽說了還是要問一問。
“張東主只是叫我先去看看,在下在天津尋了一個叫段世明的千總武官,他是船主,還有一個跑慣海的船長,這船有一千二百料大小,船很大,連船長帶水手是現成的,段世明開價要七萬兩賣給咱們,這個價有些獅子大開口,我問了張東主,他說等等再看,不著急。按此前說好的也是先租船,晾著那段世明再說。”
“七萬!”李慎明從鼻子裏發出一聲冷哼,說道:“咱們買船是要賣貨到倭國,七萬買了船,不知道多少年能賺回來。”
李國賓知道若船跑的好,一趟就賺回來大半,不過段世明的價確實開的有些虛高,這也是正常的事,船只買賣不是小事,這船若在江南恐怕也值這個價,在北方還是高了些,估計六萬左右就應該買的下來,加上雇傭船長和水手的使費也高不出多少,一船十萬左右的貨放下去,跑好了一趟就能回本,當然一年可能也就跑一趟,若是遇著臺風海難,或是遇著海盜就是血本無歸,所以這年頭的海貿還是風險極大的危險買賣,雖然李國賓本人對這些事很在行,也願意幫和裕升經營此事,但當著並不怎麽讚同此事的李慎明,李國賓也不好說的太多,萬一出事就會怪罪到他頭上來。
“先生在這裏先安置了……”李國賓起身道:“我知道和裕升這裏住著比會館要舒服的多,先生只管先歇著,待我打聽好門路,再來邀先生一起去。”
“老兄辛苦。”李國賓的費用是張瀚早就給過了,李慎明也不客氣,口角含笑著應下來,看著李國賓這地頭蛇匆忙離去。
“你拿我的帖子到通政司見黃老爺,再到戶部見劉員外。”李國賓走後李慎明拿出自己的拜貼,吩咐長隨一個去投帖子求見,他當然不會傻傻的等著李國賓安排,而是先動用自己在京師的關系,最少也要先打聽一下切實的情形再說。
至於和裕升在京師的關系,李慎明沒有打算動用,和裕升畢竟只是普通的商號,在大同也不是頭一份,範家等大商家論底蘊還比和裕升要強一些,在京師就更不必提了,和裕升排不上號。
張瀚在京師有消息來源和可靠的人手,但李慎明覺得這些人多半是在市井打聽消息,另外就是抄抄邸報,算不得什麽了不起的本事,凡事還是靠自己的關系和李國賓來做較為妥當。
兩天之後,李慎明在京師拜會了十幾個官員,多半是山西同鄉,晉黨現在沒有主心骨,也沒有拿的出手的人才,已經是形同散沙,不過山西的有錢人有叫子弟讀書上進的習慣,並且在讀書上向來舍得花錢,所以山西籍的官員還是不少,李慎明平時就將這些官員的關系經營著,這時自是該用便用。
一輪消息打聽下來,前景卻並不怎麽美妙。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只是就算是五千萬斤,也就是幾十萬兩的銀子的生意,還得扣除成本和物流,想來也真是不值。
這些話李慎明當然不會說,方義等人都是一臉興高采烈的模樣,他此行又是負責來打通朝廷的路子,或者能叫朝廷把收購價升一升,若是有工部采買的名義,那些普通的稅卡恐怕也能免除一些敲詐,只要省下來的,就是利潤了。
眾人一路前行,京師的道路也並不怎麽寬敞,當初興修時可能很平直寬闊,現在沿街修了不少鋪面,自己搭建的檐棚,不少街道都被占了,只有走到大路上時才覺得寬廣許多。
這麽多運鐵的車輛其實也並不稀奇,除了一些好奇馬車模樣的人盯著看了幾眼,四輪大車畢竟還是很少見,特別是和裕升大車的設計定型十分講究,流線型的車身和車輪都十分牢固和精致,不由得人會多看兩眼。
京師經常會有商隊進來,那些駱駝客一來便是幾十上百只的駝隊,幾十輛大車的商隊並不足奇,從通州到京師東便門一帶的路上幾乎是絡繹不絕的車隊過來,運糧食的,運南貨的,運棉花布匹的,絲綢絹布,皮貨……正陽門東西大街的一些皮貨店,一年加起來賣的皮貨有好幾十萬張,運到京師的豬羊一年有好幾十萬頭,光是皇宮一年用的煤炭就有五六百萬斤,這是一座人口有一百五十萬以上的超級大城,在這個時代是全天下最為雄偉廣闊的巨大城池,吞吐消耗的貨物也是天文數字,在南方有很多有活力的商業城市,或是海貿城市,或是南京這樣的中心城市,但在偌大的北方,只有一個京師一個城市,獨一無二的當世第一繁華的大城。
穿過五六個大型的坊市,一路到正陽門外,整個東西大街的活力一下子就撲面而來。
雪下的很大,但街道上的行人還是摩肩擦踵,以李慎明的經驗來看,行走路過的人幾乎都是行商或是各店的夥計,不少車馬在寬闊的街道上來回行走著,或是滿車卸貨,或是空車裝貨,京師一百多萬人的消耗和購買力十分驚人,北京四周的城市則會到京師來購買一些當地買不到的貨物……比如南貨,倭人的貨物,朝鮮貨,從張家口運過來的各種蒙古或是回子的特產,在北京,幾乎能買到所有一切人們能想象得到的貨物,光是香料就有幾十種之多,還是在永樂年間,南洋的貢物就有大量的特產,包括蘇木和各種香料,近年來海貿繁榮,有更多的泰西貨和南洋貨進入大明,不過多半是一些奢侈品,占領的市場份額十分有限。
和裕升的分店就在西大街,在這裏張瀚叫人買了一個很大的店面,後頭是不小的院子,略加改造後就是庫房。
京師的商號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格局,前店後庫,或是前店後廠,地方基本上都是不小。
到了分號處,方義和這裏的人做了賬目交接,然後過來幾十號扛活的苦力卸貨,李慎明一時無事,叫隨員把行李拿去安置,自己在店堂裏看卸貨,順道也等著李國賓過來。
好幾十萬斤鐵,說是很多,其實都是大塊的鐵錠,這些苦力如螞蟻般川流不息的搬運,若不是鐵錠太多,怕是一會兒功夫就能搬擡一空。
“啊哈,李先生來了。”
李國賓穿著一件灰鼠襖子走過來,遠遠便是看到李慎明,低低揖下身去,嘴裏打著招呼,模樣十分客氣。
李慎明自己也是經濟出身,只不過是個有總兵幕客身份的高級掮客,他對李國賓這般作派並無惡感,當下含笑上前揖讓還禮,然後兩人一起坐下。
“京師銷路往下去如何?”
兩人說了幾句路上辛苦一類的客氣話,李慎明便是笑問道:“年前怕是不差,年後又如何?”
李國賓道:“現在各地的缺鐵還很多,到明年年中仍然是旺銷的行情,不過接下來估計就賣的慢了,各地的存鐵要消耗一段時間,還要把鐵轉換成各種用具,然後補充到地方。也得看百姓是不是手頭有錢,我知道有些地方用不起鐵犁,現在改用石頭的,這可不是什麽好事……百姓沒錢,也就是咱們沒錢。”
晉鐵行銷的市場還是北方為主,目前還沒有搶占南方地盤的計劃……搶也搶不下來,南方產鐵的地方比北方多,其實不是鐵礦更多,而是開礦煉鐵的傳統地域較北方要多的多,不僅是江蘇和福建,江西也是傳統的產鐵區,在大明中期一次有名的過萬人的礦工起義就是從江西發動的,後來朝廷費了不小的力氣才把他們給剿滅。南方產鐵多,鐵的缺額不大,就算有在交通物流上的成本也太高了,到了南方竟爭力就沒有了。
現在的靈丘鐵,說白了是搶以前的缺額,北方各地缺鐵都很厲害,遵化鐵場從官辦到倒閉就是一個大趨勢,現在朝廷用鐵都是采買閩鐵,民間就更不必提了。
這種份額的搶占有個過程,在填補了空缺之後就是市場的角逐,然後慢慢靈丘鐵占領市場,再根據每年的用鐵量來生產……李慎明現在摸不清,包括李國賓和那些大東主,還有靈丘方面都摸不大清楚具體的量有多少。
“我這一次來,”李慎明道:“就是要搶占朝廷采買的市場,這一塊一年最少好幾百萬斤之多,而且價格要比民間高出不少,利潤當然也不小,這件事老兄要幫我的手。”
李國賓道:“此前已經接到信,月前我到天津去了一次,現在就著手做這件事。”
“天津之行如何?”
李慎明對海船的事沒太大興趣,不過聽說了還是要問一問。
“張東主只是叫我先去看看,在下在天津尋了一個叫段世明的千總武官,他是船主,還有一個跑慣海的船長,這船有一千二百料大小,船很大,連船長帶水手是現成的,段世明開價要七萬兩賣給咱們,這個價有些獅子大開口,我問了張東主,他說等等再看,不著急。按此前說好的也是先租船,晾著那段世明再說。”
“七萬!”李慎明從鼻子裏發出一聲冷哼,說道:“咱們買船是要賣貨到倭國,七萬買了船,不知道多少年能賺回來。”
李國賓知道若船跑的好,一趟就賺回來大半,不過段世明的價確實開的有些虛高,這也是正常的事,船只買賣不是小事,這船若在江南恐怕也值這個價,在北方還是高了些,估計六萬左右就應該買的下來,加上雇傭船長和水手的使費也高不出多少,一船十萬左右的貨放下去,跑好了一趟就能回本,當然一年可能也就跑一趟,若是遇著臺風海難,或是遇著海盜就是血本無歸,所以這年頭的海貿還是風險極大的危險買賣,雖然李國賓本人對這些事很在行,也願意幫和裕升經營此事,但當著並不怎麽讚同此事的李慎明,李國賓也不好說的太多,萬一出事就會怪罪到他頭上來。
“先生在這裏先安置了……”李國賓起身道:“我知道和裕升這裏住著比會館要舒服的多,先生只管先歇著,待我打聽好門路,再來邀先生一起去。”
“老兄辛苦。”李國賓的費用是張瀚早就給過了,李慎明也不客氣,口角含笑著應下來,看著李國賓這地頭蛇匆忙離去。
“你拿我的帖子到通政司見黃老爺,再到戶部見劉員外。”李國賓走後李慎明拿出自己的拜貼,吩咐長隨一個去投帖子求見,他當然不會傻傻的等著李國賓安排,而是先動用自己在京師的關系,最少也要先打聽一下切實的情形再說。
至於和裕升在京師的關系,李慎明沒有打算動用,和裕升畢竟只是普通的商號,在大同也不是頭一份,範家等大商家論底蘊還比和裕升要強一些,在京師就更不必提了,和裕升排不上號。
張瀚在京師有消息來源和可靠的人手,但李慎明覺得這些人多半是在市井打聽消息,另外就是抄抄邸報,算不得什麽了不起的本事,凡事還是靠自己的關系和李國賓來做較為妥當。
兩天之後,李慎明在京師拜會了十幾個官員,多半是山西同鄉,晉黨現在沒有主心骨,也沒有拿的出手的人才,已經是形同散沙,不過山西的有錢人有叫子弟讀書上進的習慣,並且在讀書上向來舍得花錢,所以山西籍的官員還是不少,李慎明平時就將這些官員的關系經營著,這時自是該用便用。
一輪消息打聽下來,前景卻並不怎麽美妙。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